螺螄粉能成爆品,你的快消品為何就推不出去?

嗦粉”曾經是柳州人的日常,如今縱橫千里,包裝成速食產品的螺螄粉,也成為更多人的心頭好。僅去年上半年就帶來了近50億元的產值。
每年差不多有30000種新產品推出,其中大概有95%的產品最終都會不及而終。如何在商品供大于求的市場中做出一款能夠引爆行業的新產品?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款產品能夠救活一個企業,也能夠帶動一個行業發展!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市場上經常會出現爆品,不管是在抖音上,還是微博上,甚至微信中,都會看到爆款的身影。不管是螺螄粉的升級,提升了即食螺螄粉市場份額,還是今年火爆流行的脆鍋吧,都是在行業中引起了轟動的效應,也讓更多的從業者賺到了可觀的效益。

如何在商品供大于求的市場中做出一款能夠引爆行業的產品?
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
在快消品行業,每年推出新品的時間節點有三個:
春季糖酒會上
很多經銷商都是在這個時間選購產品,尤其是推出的新品類,很大的成功機率。比如2016年推出的火雞面,2017年推出的葡萄糖補水液,2018年推出的酸辣粉,2019年推出的粗糧面包,都在市場上讓一些抓住機會的廠家和商家賺到了品牌與利潤。

在八月份前一個月
也就是下半年選品的季節,包括學校也開學了,季節時間到了,很多經銷商要對后半年選品進行確定,像方便面、月餅、休閑食品,還有白酒類,都將進入銷售的好時間;
春節前兩個多月
禮品箱的銷售節點在這個時候推出非常的重要,中小廠家需要精準的區域開始布局招商,糕點、禮品箱的飲料、還有土特產禮品箱裝的商品,都將是適合的機會。

招商與新品推廣要把握時機,恰當的時機做適當的推廣可以事半功倍。
做好預算,控制成本
企業在設計一個新品的時候,就要將產品要推出整個綜合的成本進行計算,直接的成本:包材、原材料、人員、財務等,還有前期的科研成本進行有效計算;
其次,還有一個間接的成本,比如機器設備的磨損或折舊,還有次品率的預算和生產管理的基礎費用,這都將會對產品的成本有很大的關系。
為什么有的企業銷售產品計算都有利潤,真正推向市場一段時間后進行算賬時,卻沒有利潤,甚至是虧損狀態,這里講的不含市場運營投入的費用成本。

新品在做利潤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綜合運營費用的分攤,也不能出現價格不結合市場的偏高,如果是這樣,就是企業內部的問題。
銷售渠道要定位準確
不同渠道的定位不一樣,用戶群體不一樣,產品推廣方法和政策也不一樣,對于渠道的分析,在前期這個時期渠道主要是傳統的單一性比較強,我們可以做水到渠成的渠道推廣,也就是拿著新品去開拓新的渠道。
而當前的銷售渠道已經是碎片化和多元化,無論是線上還是社區團購平臺,還有社群以及相關電商渠道,或是線下的商超流通和大的批發市場,形成了渠道的復雜性,廠家可以渠成水到的運行結果,也就是要通過各方面的辦法來進行前期粉絲或會員的積累,然后來達到先有渠道在入產品的程度,產品自然就順著渠道走。

一個新品渠道的關注非常重要。前期的渠道大多是通過市場調研出來的,在產品運營一段時間后,渠道的精準和拓展也是要及時的抓住,快速的進行渠道的裂變,以達到銷量疊增的目的。
目標消費群體的初步確定要到位
企業生產的產品究竟是賣給哪一個主流消費群體?
區域人性的研讀判定,將會有不同的消費群體對產品訴求的區分。
一款休閑味蕾產品,華東北重顏色和咸度,華東南要求產品有甜度,而華西北講究的是先辣后麻,而華西南重視的是先麻后辣,所以不同區域對產品的需求是倒逼企業好好的將產品口味設計到位的。
是圍繞著消費者經濟水平不同,對于產品的購買所表達出來的方法是不相同。
理性與感性購買商品的行為決定了商品價格,產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對價格調整的敏感度越弱,產品價格越低,消費者對價格調整的敏感度越強。
年齡段與性別的不同而造就成對產品不同的要求。
70后的是品牌的需求大,因為品牌而選擇了這一支產品,80后就是對商品體驗的感覺,只有更合適的商品,才能夠引起這個年齡段的需求,95后00后對商品的需求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刺激,好玩兒,有趣,能夠個性化。兩個男人,穿同樣的衣服,覺得大家眼光相同,有共同的審美觀;而女性的消費群體,兩個人穿的衣服顏色款式一樣,就意味著撞衫,心里很不爽。
不同的商品面臨不同的消費者的時候,所面臨的是不同的選擇。研讀消費者心理的才能夠讓自己的商品得到更精準,定向到位才更能夠產生長期復購的效果。
目標消費群體要明確,才能夠讓產品快速有效的動銷起來。
用戶畫像和渠道要定位好
也就是企業的目標客戶在哪里?通過哪些渠道能夠找到精準的客戶?當前客戶群體非常廣泛,客戶也非常需要產品,然而能夠與產品相匹配的客戶群體,并且還能夠達成合作的,將是一個難題。

也就是像婚姻一樣,門當戶對,這種結果還能夠相親相愛走的更久遠些,這個難度系數是非常大。
前期客戶是線上為主,還是線下為主?是以線下縣級區域為銷售單元?還是市級或者省級為銷售單元?在線上,我們是走新媒體抖音與快手銷售?還是走淘寶拼多多以及相關的網站銷售平臺?這都需要我們有一個規劃,來找到匹配的客戶群。
對此方面,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學會篩選客戶,不要為急切招商而放棄了客戶的匹配度,要錦上添花的選戶,而不要雪中送炭的將就合作的客戶,否則,會造成中后期的市場問題增多,雙方的合作會產生超級博弈。
產品賣點要轉化
我們產品相比較其他產品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客戶會買我們的產品而不是其他的精品。

比如說豆制品的買點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還有能夠提神的功能性飲料,都是在將產品的賣點轉化為商品的買點,要做深入的市場調研,傾聽目標顧客的聲音,來做出精準的研判,確保能夠使新品與消費者發生有效互動,新品的復購率將是非常高的。
質量為王
生產環境和生產能力要做到量產,一個班次12小時能生產多少箱?一個月能生產多少箱?如果24小時生產又能生產多少?
如果產能不大,月度生產1000萬,企業按照月度3000萬的銷售來布局,那么就是大馬拉小車,會出現市場發貨不及時,渠道長期不見貨會對企業方不信任,造成已開發市場丟失,二次開發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是首次開發的3到5倍。
如果企業的月產能3000萬以上,按布局到1000萬來對待,那么這個布局人事,市場規劃都將是不到位的,也就是在小馬拉大車,企業的銷售不會有大的和快速的突破。
有些企業出個新品就面對全國招商,后方的供應保障不去確定,造成熊瞎子扒玉米,前面開著市場后面丟著市場,客戶怨聲載道,得不償失;所以,內部的硬件條件要配置到位,新品的質量和特色要充分保證,才能讓顧客拿錢投票而不是拿腳投票。
新品生產技術壁壘要提高
當前,快消品企業整體的技術壁壘相對不高,而產品的特點就是有一些比他人競品要高一些的方面,技術壁壘越高,那么就意味著競爭對手的跟進的速度就越慢,市場成功的機率就越高。
重倉科研人員,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增加科研費用,持續的導入科研機構研究成果,以此來建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快速的將新品推向市場;想在市場上建立公司的品牌,一定下大力氣來提高公司的科研核心競爭力。

前期資金投入的額度準備要到位
謀定而后動,企業通過和頂級的包材,原材料供應商合作,設備的優化,以及市場營銷投入,都要一定資金盤來支撐。
比如一個新品初次上市場,能夠達到多少的銷量,按正常資金的配置,預算資金的基礎上高于20%。這個預算的區間,才能夠保證不斷的輸出優質的產品。包括還能夠在供應商層面拿到多少貨源授信,企業能夠預收多少貨款等,做出一個規劃。
資金是推動企業做專做強做大的有力保障。
前期品宣預熱到位
現在線上特別明顯,產品的預熱,通過圖片,視頻,文案來不斷的預熱造勢,通過各個自媒體,行業平臺,有影響力的展會,還有行業大咖的站臺支持,自己召開企業新品推廣大會。

經過前期對渠道商的預熱,逐步將熱度轉化到目標顧客的需求度上,宣傳的方向隨著發展重心要轉移,切勿出現渠道熱,消費者冷的現象。
多看、多找、多思考,你會發現很多人敲敲鍵盤就能舒服地躺著賺錢,想要得到這種“老天賞飯吃”的收入,你只需要在一開始做一些簡單的積累。


